在智能医学工程学院,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既是讲台上诲人不倦的师者,又是无偿献血队伍中的“热血先锋”。二十余年来,数代教师接力传承,用汩汩热血诠释医者仁心,用无私奉献书写责任担当,铸就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生命礼赞。
在学院教师献血名册上,柴磊老师的名字格外醒目,自2001年首次踏上献血车至今,献血量达2000毫升,无偿献血时长23年,后因身体原因退出献血队伍。“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比普通人更清楚血液对生命的意义。”青年教师王魏无偿献血时长14年,获得“热血勇士”的称号。现在,郭晨荣、闫延鹏、王占等“90后”教师代表,正成为献血队伍的新生力量。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这是最生动的课程思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继超表示。当三尺讲台与无偿献血车产生奇妙共鸣,当教书育人与救死扶伤形成价值贯通,智能医学工程学院的教师们用涓涓热血诠释着: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既需要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更呼唤知行合一的身体力行。这支“热血教师团”的坚守,正是高校教师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