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学工程学院
|收藏|设为首页
学院新闻
【中国教育报头版 教育部官网】青春在“科研助残”中闪光
发布时间:2022-06-28 浏览次数:120

——记智能医学工程学院医工研创工作室林坤强

摄像头获取的手语动作是有限的,比如被遮挡部分就是盲区,所以建议用‘数据手套’进行替代,它可以根据人体运动学得到最准确的手语动作信息。”日前,在智能医学工程学院的医工研创工作室,22岁的林坤强正在和团队成员分享设计构想。与之前一样,他这次的科研目的依旧是为了帮助残障人士。

时间回到15年前,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齐老乡林寺营村,那时的林坤强还是一名小学生。每个周末,父亲都会带他去看两个人:一个是小卖部里的本家爷爷,是盲人,整天落寞地坐在椅子上,不肯多走一步,生怕摔了;另一个是父亲的朋友,是聋哑人,和外人说话时,总是着急地、咿咿呀呀地比画个不停。去的次数多了,一个“当发明家帮助残疾人”的念头在林坤强的心中悄悄生根。

2019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林坤强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入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辅导员咨询,加入了医工研创工作室。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做科研,通过技术手段去帮助残障人士。

在工作室学长的指导下,林坤强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大一那年,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泡图书馆、做实验、写规划设计上。图书馆熄灯了,他就回宿舍继续研究。同学们都睡熟了,他再悄悄爬起来,打开台灯继续写。规划设计书一次次递给老师,一次次被打回来,但他并不气馁,不断查找问题,查阅资料,反复试错修改。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9月,林坤强的科研项目“基于Raspberry Pi盲人多功能避障导航眼镜的设计”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上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3个月后,再次传来捷报,他的“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智能手语学习与转译装置”研究,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上脱颖而出,荣获创新研究银奖。

入学3年来,林坤强凭着天赋和勤奋,累计获国家级科创奖项4项,省级科创竞赛奖项8项,发表论文两篇,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

我目前做的这些项目,都是理论研究,还没有真正的产品。在未来,我希望通过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将理论研究真正变成现实产品,用科研的力量温暖残障人士。”林坤强说。





相关链接:

中国教育报头版: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6/24/node_2.htm

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2/2022_zl15/202206/t20220624_640199.html

中国教育新闻网:

https://it.sohu.com/a/560411986_243614

学习强国: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2169469845358400315&t=1652781729105&showmenu=false&cdn=https%3A%2F%2Fregion-hen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12169469845358400315&ref_read_id=79ABF780-76C2-458D-9804-1D9568D1B7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