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学工程学院
|收藏|设为首页
学院新闻
我校院长胡仕坤深入医学工程学院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19-11-06 浏览次数:549

我校院长胡仕坤深入医学工程学院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1031日上午,院长胡仕坤以“人工智能发展势头日盛的背景下,如何推进医学教育形态变革”为题,深入医学工程学院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成员由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教务部、教育技术中心、智能医学研究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医学工程学院职工参加座谈。

会上,医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继超汇报了医学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专业设置、教学组织、党团组织、师资力量、教学情况、教改科研成果、专业建设方向等内容,从引师资强结构、申硕准备情况、AI赋能教育变革三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教务部主任袁磊从人工智能顶层设计、人工智能与新医科、未来专业发展设想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汇报。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赵俊强针对人工智能定位、智慧课堂实践、智慧平台搭建、智慧学习资源建设、人工智能培训、未来工作思路以及智能医学研究院运转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就“如何找准办学定位,把前沿专业办成特色专业”、“ 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如何加快智能医学与临床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改革” 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胡仕坤指出,开展专题调研是贯彻落实我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部署,自上而下全面推动主题教育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的重要举措。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迅猛,社会影响力日益凸显,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运用人工智能推进医学教育形态变革将势在必行,要求相关单位从“三个层面”开展深入思考,一是教务部要深入思考,在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兴起之际,如何做好我校各个学科的顶层设计;把准学科建设方向、找准专业发展路径;把握学生需求、熟知教学情况,为打造“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的教学服务提供新路径;二是智能医学研究院和教育技术中心要深入思考,如何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先驱作用以及如何实现智能教学手段的普及化,将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融合,做好相关领域课题研究的长期规划;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让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相互赋能;三是医学工程学院要深入思考,新兴专业如何“加速跑”实现“弯道超车”。要实施“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提升我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结合我校三大新兴专业,充分发挥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社会培育出一批守初心、勇担当、讲奉献、能引领的优秀人才。

他强调,要落实“四个步骤”,做好稳步推进。一是做好 “四个精准把握”。精准把握人工智能与教育相关的国家政策,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内涵;精准把握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态势,推进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快速实施;精准把握人工智能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教师技能需求的变革,实现 “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精准把握人工智能对教育生态的重构状况,做好 “教、学、评、测、练” 五大环节,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二是做好“四个深度研判”。深度研判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产业链中的运用情况,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深度研判我校治学办校理念、培养目标和发展现状,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度研判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情况,优化专业设置;深度研判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拓展改革深度和广度;三是做好“四个明确定位”。明确定位人工智能在实施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明确定位人工智能在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制定中的主导作用;明确定位人工智能在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和效率中的协同作用;明确定位人工智能在工科院校专业和医学院校专业融合过程中的差异性;四是做好“四个深化落实”。深化落实在教育方式、教育数据、培养技能等方面的改革,重构人才培养新生态;深化落实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据平台的运用,搭建智慧校园;深化落实扩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形式等教育教学途径,构建智慧化、信息化教育,增强个性化学习;深化落实我校相关的制度文件,推动教师从传统模式的“教学”职能,转变为人工智能医学模式的“教学+引导”双重职能,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逻辑思维、理性判断和人格健全的人才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座谈会前,胡仕坤还实地查看了医学工程学院毕业生毕业设计作品,听取了假肢矫形辅具设计制作的情况介绍。